兵种技能的选择直接影响战斗效果,不同兵种有独特的定位和优势。盾兵作为前排核心,开场自带生命值26%的盾甲值,能有效吸收伤害,保护后排输出。步兵与近战部队协同作战时可提升21%总攻击,适合搭配其他前排单位。轻骑兵专克远程,对弓手和谋士暴击率提高42%,是切后排的关键。重骑兵首次接战能造成420%无视防御的爆发伤害,适合开局冲阵。弓手和谋士作为后排主力,弓手距离越远伤害越高,谋士则能降低32%计谋伤害并提供团队增益。
盾兵和重骑兵的技能更偏向生存和爆发,适合快速建立战场优势。盾兵的盾甲值能稳定扛住第一波攻势,而重骑兵的破防伤害能瞬间打乱敌方阵型。轻骑兵的绕后能力极强,但需要避开敌方前排拦截,否则难以发挥暴击优势。步兵的增益效果依赖阵容搭配,若能与盾兵或重骑形成联动,输出效率会显著提升。谋士虽然输出不如弓手,但减伤和辅助效果能大幅提升团队容错率,尤其在持久战中表现突出。
弓手的技能机制简单粗暴,只需放在最左侧即可最大化伤害,但非常依赖前排保护。如果敌方轻骑兵突破防线,弓手会迅速溃败。谋士的技能更注重策略性,比如甄姬能提升范围内友军攻击和暴击,徐庶则可沉默敌方单位。这些效果需要根据战局灵活调整,比如面对高爆发阵容时优先选择减伤类谋士,而对抗肉盾阵容时可搭配增益型谋士强化输出。
兵种克制关系是技能强度的另一关键。轻骑兵对弓手和谋士的压制力极强,但若遇到步兵或盾兵拦截,效果会大打折扣。重骑兵虽然爆发高,但后续输出疲软,需要搭配控制类武将延长作战时间。盾兵和步兵的组合能形成坚固防线,但缺乏快速清场能力,适合消耗战。弓手和谋士的远程火力能弥补近战短板,但必须警惕敌方骑兵突袭。
轻骑兵最好在敌方后排暴露时进场,重骑兵则要在接战瞬间打出爆发。盾兵的盾甲值可抵消敌方第一轮技能伤害,为后续反击创造机会。谋士的增益或减益技能需覆盖关键战斗阶段,比如在敌方释放大招前套上护盾或沉默。弓手的输出环境决定了伤害上限,尽量通过站位调整避免被贴身。
盾兵和重骑兵适合快攻,轻骑兵和弓手擅长收割,谋士和步兵则侧重团队协作。根据敌方阵容调整兵种选择和技能释放顺序,才能最大化每个单位的价值。